五十知天命與英語學習之道——龔亞夫委員講座
五十知天命與英語學習之道
嘉賓簡介:
龔亞夫 十一屆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(yè)委員會理事長,主編《走遍美國》等英語教學作品;我國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參與人、奠基人。
龔亞夫從事基礎英語教育30多年,參加過教育部《九年義務初中英語教學大綱》,《高中英語教學大綱》以及現(xiàn)行《英語課程標準》的制定工作。多年參與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及繼續(xù)教育工作。出版有《任務型語言教學》、《語言教學評估——行為表現(xiàn)評價與學習檔案》、《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》等有關英語教學理論、英語學習著作。
【講座內(nèi)容摘編】
英語學習與“五十而知天命”
首先簡單講一下自己的經(jīng)歷。我從小在北京長大,父親是北大的一個教授,我們家前前后后都是一些很有名的教授。當時我們上的學校叫北大附小,1966年“文革”開始我就輟學了,只學了一句英語,ABCD還沒學完就結束了。“文革”中閑逛了三年,之后到黑龍江兵團去了5年,接觸了很多社會底層的東西,雖然日子過得苦,也很鍛煉。
后來上了北京師范學院,學的英語。當時那種學習環(huán)境非常不容易,我們學習了三年,沒有學太多的東西,完全靠自學。畢業(yè)的時候把我分配到北莊學校,只有我一個英語老師。人民大學招英語老師,把我錄取的,這個教授跟我說,只要你英語考過80分,其他不管,我都可以輔導你。當時規(guī)定中學老師不可以考研究生。人生有的時候面臨很多選擇,我在美國教過一年的中學,他說你走了可以回來,可以帶全家到那邊去。但是由于當時的條件,我回復他的信他沒收到。后來我在海淀區(qū)教師進修學校,10年一直都沒動。后來我就去教育部,又從教育部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,你們學的教材可能就是我參加編的。
為什么說50歲才知天命呢?天命有兩種意思。一種是50歲就認命了,另一種是到50歲才知道老天賦予你什么樣的使命。我到50歲才知道我們的英語教程有很多問題,所以決定要好好讀書,學習一些新的理論,所以就放下豐厚的收入去香港大學讀博士,我那時候53歲。我是55歲的時候才轉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,才真正做我想要做的研究。
我有幾點感悟。一個是說你要關注你能想到的目標,而且要建立階段性的目標。在人生過程當中很多問題很難想清楚,因此你要關注你感興趣的學科領域,設定最高目標,至少想想你現(xiàn)階段準備設定什么樣的目標,但不是近期的目標,不是太在意眼前的地位是什么同學們可能在學校里頭有團委、學生會各種各樣的干部,我在學校的最高的職位就是負責領報紙。其實大家不必太在乎目前要做些什么事。最重要的是要找準這個領域最高水準的人,讀他們的書,接觸這些人。
我一生中得到很多人的幫助,但從來沒有給他們送一點禮,關鍵靠你的實力、思想、誠懇執(zhí)著的精神,我覺得這種東西最重要的,而不在于搞這種關系。年輕人要想成功的話,要瞄準你們領域最高水準的人在干什么、讀他們的書,爭取有機會跟他們接觸。
我曾經(jīng)到偏遠省份去講座,在座的有幾百個老師,有一個老師20來歲,給我寫信,她的字體非常認真,談教學的體會,后來我們教育出版社和加菲貓公司進行合作的時候,我就想到這個小孩,把她借調(diào)到我們單位來寫書。后來她到北京接觸了很多人,成為北京市的骨干教師。我也不知道她長什么樣,但我覺得她有思想、有內(nèi)涵,這點很重要。
張之洞是湖廣總督,孫中山是一屆書生,孫中山去找張之洞,說“學者孫文求見之洞兄”,結果張之洞一看孫中山的帖子,不但沒有見他,而且回了一個帖子,說持三字帖見一品官,還敢跟稱兄道弟。孫中山回了個帖子,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,布衣亦可傲王侯。張之洞覺得這個人挺有氣魄,就見了。
那些幫助我的老先生,我到現(xiàn)在還經(jīng)常提他們,在我盡可能的范圍之內(nèi)照顧他們。但是你幫助人之后,也別指望所有人都感激你,不一定非得要感謝你。所以不管說你去求人也好,幫助別人也好,我們都抱著平常的心,不要害怕拒絕,也不要指望別人回報你。我在海淀區(qū)待了十年,那種情況就只能困在那個地方,挪動都挪動不了,你有本事也不行。當時雖然我在單位并不是領導,但是在社會上卻比較有影響,是英語教學委員會的秘書長,這些老先生已經(jīng)讓我去全國大的會上做主旨報道。領導不重視你,你學習不好,甚至到了工作單位之后都不要太在意現(xiàn)在的位置,而是想今后要做什么。
我是非常執(zhí)著的人,雖然腦子并不是聰明,但是投入很大。我7點半到辦公室,晚上10點鐘才回家,基本上一年到頭差不多都是這樣,門衛(wèi)把我鎖在辦公樓頭,打電話給門衛(wèi),門衛(wèi)過我開門。我們成功的時候不要太得意,失敗的時候也不會太痛苦。很多人認為我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這個圈子是很成功的人,但是我從來沒有感覺到這些東西有多重要,認為隨時應該保持冷靜的頭腦,不要發(fā)昏。
我說的“讀萬卷書、行萬里路“不是隨便去看,我為了研究中國中小學的英語,去了很多除西藏外的國家級貧困縣,觀察在中國這種環(huán)境下到底怎么學習英語。到50歲的時候才發(fā)現(xiàn)中國的英語教學確實存在很多問題,所以大家沒學好英語也有我的一份責任。
來源:中國網(wǎng)
?